首页 钢琴保养正文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的背景视频,谁知道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的故事来历?

admin 钢琴保养 2023-07-09 08:00:30 0

献给爱丽丝的故事背景?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蕾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该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献给爱丽丝》的创作背景,谱和简谱?

《致爱丽丝》即《献给爱丽丝》(ForAlic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但乐谱被发现于1867年,因此在他生前并未发表。

简谱如下:

谁知道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的故事来历?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有的翻译为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致爱丽丝钢琴曲的由来?

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马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此时的贝多芬心神荡漾,于是,在1808年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了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

后来,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了特蕾泽那里,因为这首乐曲一直贝多芬未能公开,人们也不知道贝多芬曾写过它。直到40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传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这个手稿,并在编辑出版的《新编贝多芬书信集》一书中将这份手稿里的曲子公布于世。

然而,由于诺尔发现这首乐曲时,谱纸上贝多芬的亲笔题字已经模糊不清,因此,这位音乐学家犯了一个错误,将“献给特蕾泽”误读为“献给爱丽丝”,后人于是以讹传讹,将诺尔的错误承袭下来,以致于使贝多芬的这首乐曲与“献给爱丽丝”这个名不符实的曲名成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因此,音乐学家们在编写音乐辞典、进行研究时,也就不得不仍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致爱丽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

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

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

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献给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

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特蕾泽诉说。

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

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

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

这个曲调,感情更加明朗。

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

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的背景视频,谁知道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的故事来历?

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

表现热烈的情感。

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现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

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献给伊丽莎白·罗克尔。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

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

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

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

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

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