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品牌正文

钢琴师影评 不少于800字(夺命钢琴剧情解析?)

admin 钢琴品牌 2023-06-17 17:00:40 0

钢琴家的背景故事是哪个时间的?

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WladyslawSzpilman和WilmHosenfeld他们相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一个是九死一生的波兰钢琴家,一个是对现实感到迷茫的nazi德军上尉。多年以后,幸存的钢琴家把自己的故事公诸世人,引起轰动。2002年,波兰著名电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又把它搬上银幕,斥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钢琴家》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获金棕榈奖之后,又一举夺得2002年度美国影评家协会四项大奖。这里回忆的,就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中的nazi军官叫维尔姆·霍桑菲尔德(WilmHosenfeld),生于1895年,是个乡村小学教师的儿子。随着父亲工作的更动,维尔姆的童年迁徙于德国伦山一个个高原小村庄之间。后来读了师范学校,维尔姆自己也当了教师。生就的浪漫气质,维尔姆从小就富于幻想。自中学时代,他就加入了一个叫“流浪鸟”的青年组织。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憧憬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没有达官贵人,充满平等和博爱的世界。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的事业使他们的生活有了意义。

1914年8月,爱国热情高涨的“流浪鸟”们上了前线。维尔姆作战英勇,三次负伤,自豪地回到祖国。然而像许多同胞一样,他把《凡尔赛条约》视为对德国的侮辱。战后一年,在“流浪鸟”的一次集会上,维尔姆遇到了让她心仪的姑娘安娜玛丽·克鲁马赫尔。他们结了婚,1927在塔洛的一个小村庄安下家,安娜玛丽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一家人过得宁静而美满.

当希特勒赢得1933年大选时,维尔姆认为他的纲领接近“流浪鸟”所崇尚的平等思想--元首不是许诺说,所有德国人不论出身多么卑贱,只要参加国家社会党(nazi)都可以一展宏图吗?他参加了nazi冲锋队,两年后又加入了nazi党。年轻的维尔姆喜欢唱歌、郊游、森林、营火。他为能够参与祖国的复兴而心醉,根本没有想到第三帝国即将带来的灭顶之灾。

波兰犹太钢琴家

就在维尔姆投身nazi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波兰钢琴家已是柏林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他叫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lawSzpilman),当时22岁。或许是家族基因的遗传,或许是后天的熏染,瓦迪斯瓦夫很早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过人的天分,16岁便考进华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乐学校。一首曲谱,他只要读一遍,就能无懈可击地弹奏出来,而且能以任何调式即兴弹奏一些完整的作品。父母在私下里不胜欣喜:“将来这是又一个鲁宾斯坦,又一个霍罗威茨!”

瓦迪斯瓦夫的父亲塞缪尔是卡托维兹歌剧院的第一小提琴手。他一向仰慕德国的音乐文化,希望儿子将来在德国发展。“德国有300部歌剧,而波兰只有3部!”他常对瓦迪斯瓦夫说。然而希特勒执政后开始迫害犹太人,父亲的希望破灭了。年轻的钢琴家回到华沙,他创作的歌曲折服了许多音乐厅的经理,机遇向他微笑。他应聘到广播电台工作,不久就开始给老家汇款了。后来,他在斯利斯卡街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房,把父母和弟妹都接来同住,那是什皮尔曼一家最幸福的时光。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了。23日,瓦迪斯瓦夫正在电台播音室演奏肖邦,一群德国轰炸机飞向华沙。一小时后,首都的供电中心首先被炸毁,电台的播音嘎然中断。

“我感到羞耻”

1939年8月底,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应召入伍,这时他已44岁,被分配到后卫部队,没有直接参与入侵波兰。10月,他被派往波兰的帕比亚尼采,管理一个临时战俘营。

一天在战俘营外,一个女人上前用德语跟他搭话:“求求您,先生,我丈夫被关在这里,我现在怀着孕,他母亲快咽气了,只求临终前再见儿子一面,要是您能放他出来……求您了!”

这个叫佐菲亚·切齐奥洛娃的女人其实是编了个故事,她并没有怀孕,她的婆婆也没有病危,但是霍桑菲尔德相信了,答应帮她。三天后,波兰军士长斯坦尼斯拉夫·切齐奥拉获得了自由,心存感激的夫妇俩把德国军官请到家里,坦告真情。从那以后,他们成了常来常往的朋友。

这期间,维尔姆对德国军队在波兰的使命逐渐产生了怀疑。1940年冬的一天,他看到一群德国兵毒打一个波兰孩子,因为怀疑他偷了干草。这件事又一次深深触动了他,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的所有热情都熄灭了。看到我们的人在波兰的所作所为,作为一个德国军人,我感到羞耻。”从这时起,他开始写战时日记,通过军邮一篇一篇地寄给妻子。

1942年,维尔姆·霍桑菲尔德晋升上尉,负责管理华沙驻军的体育设施,组织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他在驻地开了波兰语课,让德国官兵学习波兰语,请来授课的安东尼·切齐奥拉神父就是佐菲亚丈夫的哥哥。当德国人在战场上处于劣势时,神父对上尉说:“你们打败了,扔掉你的军装吧!我们会把你藏起来。”上尉拒绝了,他说:“我知道上帝在诅咒德国人,但我不能抛弃我的同胞。”

“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

德军在华沙将犹太人圈禁在犹太人居住区。由于斯利斯卡街就在其中,什皮尔曼一家不能迁居他处。瓦迪斯瓦夫在下等小酒馆弹琴,挣的钱不够全家口,他们不得不一点点变卖家产。到1940年底,一直舍不得卖的钢琴成了最后一件没有保住的家当。坏消息不断传来,听说一些小城市的犹太人居住区都被洗劫一空,但父亲仍然心存侥幸:“华沙是大都市,我们有将近50万人,他们不能那么做。”

灾祸还是降临了。1942年8月16日,什皮尔曼一家和数千犹太人一起被押送到Umschlagplatz车站,开往死亡营的列车即将从这里出发。人们在酷暑中挨了好几个小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饥渴难耐的什皮尔曼一家以天价买了一块点心,分成六份,这是全家人在一起的最后一顿午餐。

士兵们接到命令,开始把人群赶进臭气熏天的车厢。忽然,瓦迪斯瓦夫听见有人大叫:“瞧,这是什皮尔曼!”一个警察--可能是在小酒馆里听过瓦迪斯瓦夫的演奏--跑来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拽出队伍。眼看着弟弟妹妹扶着母亲上了车,父亲正四处张望着寻找他,瓦迪斯瓦夫的眼泪夺眶而出,“爸爸!”他高喊着,挣扎着,要和亲人在一起。士兵们把他推开了,其中一个冷冷地说:“你犯什么傻?还不赶紧逃自己的命去!”

钢琴师影评 不少于800字(夺命钢琴剧情解析?)

瓦迪斯瓦夫一下子明白了等待着这些人的是什么,这些被强行塞进车皮的不幸的人!他转身拔腿飞奔……两三天后的一个夜里,他梦见了弟弟,弟弟俯身对他说:“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

1943年2月,华沙犹太人区暴动的前两个月,一些朋友和广播电台的同事找到了瓦迪斯瓦夫,把他安顿在雅利安人居住区的普拉沃斯卡街。因为怕被抓住,他不敢出门,而且不得不一次次转移,更换住所。电台付重金让一个技术员照料他的生活。但是到了夏天,送饭突然中断了,瓦迪斯瓦夫困守藏身之所,无以果腹。几个星期后,当朋友们赶来时,钢琴家已奄奄一息。电台又为他另找到一个住所,房门从外面用挂锁锁上,瓦迪斯瓦夫在这里提心吊胆地躲了63天,直到1944年8月华沙起义。

漫长的63天中,他听到巷战的轰隆声和嘈杂声,然后是居民随着德军的推进而撤退。一天,他从窗口看到德国兵正在放火焚烧他藏身的这座公寓。与其被活活烧死或者跑出去被打死,他宁肯自杀。他吞下了30粒安眠药,默告家人:“我来了,和你们重聚来了。”

“你要挺住!”

公寓的大火在烧到瓦迪斯瓦夫住的地方之前熄灭了,昏迷许久的钢琴家竟又苏醒了过来。他恍恍忽忽走到外面,踯躅在废墟中。环顾四周,战前有131万居民的华沙如今已是一座空城,他好像当年的鲁滨逊,漂流在孤岛上。只是,不时还有德国兵巡逻,他只能找机会偷偷钻进废墟下的那些厨房,找一点食物充饥。他蓬头垢面,瘦得脱了形,在饥饿、孤独和惶悚中苦苦挣扎。

一天,他又摸进一个厨房,正埋头在撤离的主人没能带走的坛坛罐罐里聚精会神地翻找,没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突然一声德语问话:“你在找什么?你不知道德军参谋部要驻扎到这里来吗?”

大难临头,衰弱不堪的瓦迪斯瓦夫已无力逃跑,他绝望了:“随你把我怎么处置吧!”

“你是谁?”军官又问,他正是维尔姆·霍桑菲尔德。

“一个钢琴家。”

维尔姆指了指隔壁屋里的一架钢琴:“弹吧!”

瓦迪斯瓦夫在钢琴前坐下,开始弹奏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飘荡在瓦砾堆上的优美旋律令上尉动容

“我帮助你出城,送你到乡下一个小村子去,”维尔姆建议,“在那里就安全了。”

“可是……我出不去。”

维尔姆猜到了:“你是犹太人?”

钢琴家把自己的隐蔽处指给上尉。在此后的几个月里,维尔姆多次回来。给他带来面包和大衣。

一天,钢琴家问他苏联军队到了哪里。

“已经到了维斯瓦河东岸的普拉加,华沙的一个区。你一定要挺住!最多只有几个星期了,战争不会拖过春天。”

维尔姆最后一次回来是在1944年12月12日,带着面包和被子。道别前他告诉钢琴家:“我的部队要离开华沙了,俄国人随时可能过来。”

1945年1月17日,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被苏联红军俘虏。

明斯克的囚徒

恢复和平以后,瓦迪斯瓦夫回到波兰广播电台工作,在第一次直播节目中,他又演奏了肖邦。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交往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住过的每一个地方。这部回忆录于1946年出版,书名为《城市的毁灭》。40年代末,瓦迪斯瓦夫娶了医科大学的女学生哈利娜,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新的天伦之乐医治了心灵的创伤,他把对逝去亲人的痛苦思念埋藏进记忆的深处。

人们很久都没有维尔姆·霍桑菲尔德的消息。直到1946年6月,一个从苏联明斯克战犯营获释的犯人

给安娜玛丽带来一封信,那是维尔姆写的,他在那里干着挖渠和养猪的活儿。维尔姆把他帮助过的波兰人的名单写给了妻子,并嘱咐:“去找切齐奥拉,他还可能找到我帮助过的其他犹太人。”

安娜玛丽找到切齐奥拉神父,神父立即给明斯克战俘营的长官写了信,证明霍桑菲尔德在战争期间确实救助过一些波兰人和犹太人。但是上尉没有因此获释。1947年7月,霍桑菲尔德在战犯营中风,两年后拖着病体接受审判;1950年被判处死刑,后减判为25年苦役。

直到1950年,什皮尔曼才得知霍桑菲尔德的悲惨命运,是另一个被上尉救助过的犹太人莱昂·沃姆写信告诉他的,信中说:“霍桑菲尔德在明斯克的战犯营,他被控犯有侵害波兰平民罪。”

瓦迪斯瓦夫立即向共产党政权的一位重要领导人请求帮助,不久获得答复:“如果他在波兰,我们可能给他自由。但是我们的苏联同志不愿释放他。”

判刑一年后,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中风,瘫痪在床;1952年死于狱中。

他宁愿谈巴赫

1957年,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的第一次国外音乐会在德国举办,他利用这个机会拜访了维尔姆的遗孀安娜玛丽·霍桑菲尔德。安娜玛丽给对琴家讲了丈夫的战时日记,还找出丈夫的照片。两年后她也离开了人世。

这时的瓦迪斯瓦夫已是华沙广播电台的音乐部主任,创作了1300多首歌曲,其中有些在当时的波兰家喻户晓。他很少提起战争,两个儿子读过他的回忆录,但这不是他们父子间的话题。劫后余生的钢琴家宁愿跟孩子们谈论他敬仰的巴赫,还有战前德国的300部歌剧。他说:“不能憎恨整个民族。”1963年,他离开电台组建了华沙乐队,举办音乐会2000多场,大多是在国外。

80年代末,维尔姆的儿子赫尔穆特·霍桑菲尔德带着妻子和孩子们来到波兰,拜访了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抚今追昔,两家人涕泪交流。

钢琴家的小儿子安杰伊·什皮尔曼在汉堡开诊所时和霍桑菲尔德家也有了来往。1993年的一天,德国著名诗人沃尔夫·比尔曼(他的父亲也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来到安杰伊的诊所,二人一见如故。安杰伊对诗人讲起父亲的回忆录和上尉的日记,比尔曼说:“这应该出版。”

以什皮尔曼的回忆录为基础,又补充进霍桑菲尔德战时日记的一些内容,由卡琳·沃尔夫翻译的德文版自传体小说《钢琴家》于1998年问世。这部浸透着钢琴家生命体验的作品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迄今已被译成14种文字。

当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也有幼年从集中营逃生的经历,母亲死在集中营)看到这部自传体小说时,书中“客观到近乎冷酷和精确地步”的描写深深震撼了他,使他终于有勇气直面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并通过电影创作把它表达出来。

2000年的一天,风烛残年的钢琴家突然出现在众多媒体的话筒和闪光灯前,道出他多年不肯触及的伤痛:“……每天清晨醒来,我都想起与家人永诀的那个火车站。我想念他们……如今他们在哪儿?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最后的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2000年7月6日辞世,享年89岁。

绿皮书影评和深度解析?

电影《绿皮书》是一部讲述种族歧视和友谊的佳作。影片的主人公是黑人钢琴家唐·雪莉和意大利裔美国保镖托尼·利普。两人在旅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面对着种族歧视和偏见的挑战。

影片的叙事和角色刻画都非常出色,两位主演维果·莫腾森和马赫沙拉·阿里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影片通过幽默和温情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和对抗歧视的勇气。

总的来说,《绿皮书》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制作水平和表现力,更因为它所传达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

电影《海上钢琴师》重映,重温这个故事有没有新感触?

今年十一月,电影《海上钢琴师》重映,似是故人来。1900年,一个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时代开始,工业革命使人们把追求财富和地位当成终极目标,而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和心灵。

故事发生在这个时代的第一年,“当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抬起头的时候,就会……就会望见她。这真是一件让人琢磨不透的怪事。我是说,在海船上,有超过一千多号人,在惊涛骇浪之中,在移民之中,在怪诞的人群之中,我们之中,却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就一个人,首先望见了她……”她是谁?当自由女神像朦胧的身影映入维吉尼亚号上第一个移民眼中,当这个人第一次大声呼喊出她的名字,“America!”,全船人陷入了疯狂地欢呼。

关于这“第一声呼喊”,在电影中一共出现过4次,贯穿了整部电影,“她”更应该是1900年的“美国热”,无数人把梦想寄托于“她”,疯狂,渴望,欢呼雀跃。

“这是这个混账新世纪的第一年”,维吉尼亚号上的一个黑人炉工对这个新时代下了不同的定义。此时他正游走于与甲板上欢呼雀跃氛围格格不入的头等舱舞池,一边希望捡到有钱人丢掉的宝贝,一边对有钱人的吝啬骂骂咧咧。在这里,黑人炉工发现了钢琴上的小婴儿,1900就此诞生。

影片有两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以托尼为主的叙事线,穷困潦倒的托尼选择卖掉自己的小号,小号曾一度是托尼的骄傲,因为他最好的小号手用的是一个牌子的小号。但是正如乐器店老板所说,需要蓝调的时代已经过去,战争已经过去,无论再怎么珍贵的小号,都已经没人再吹了,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热”渐渐平息,进入了大萧条的时期。

托尼在乐器店吹奏了最后一首曲子,意外地发现了1900唯一的唱片,从而得知维吉尼亚号要要被销毁的消息。而他相信,1900还在船上,第一次他没能说服挚友下船开始新的人生,这一次他想拯救1900的生命。

“只要你有一个好故事,你就永远不会完蛋”,另一条线自然就是1900的传奇一生了。托尼在破旧的维吉尼亚号寻找1900,触发了很多回忆,回荡在维吉尼亚号的一声声“1900”,仿佛在呼唤那个早已逝去的1900年,那个战争还没有开始,每个上船的人都怀着“美国梦”的1900。

在1900的一生中,一直没有去寻找自己的父母,他好像只存在于在这座漂浮的海上城市里,一直没有去深究自己的存在。正是因为不问归处,1900能站在另一个世界的角度,分析那些手握权力,满怀欲望的人们,给予旋律上的诠释,创造出脱离名利场的音乐。说到音乐,1900有一个有趣的习惯,在头等舱的舞厅弹的是他看到的人们,分析他们的表情、动作、心理,融入自己的理解,轻松又诙谐,一定程度上短时间解放了在名利场紧张的人们。而在三等舱,他演奏自己的音乐,弹奏自己的心境,美国议员为一赏他的旋律,竟然屈膝到三等舱,想求得一个拜访的机会,而1900连拜访是什么的都不知道。

被议员这么一闹,1900绝世的音乐能力不胫而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快就有一个自命为爵士发明者的人找上门来,要与1900斗琴。斗琴一段一直被奉为经典,第一场1900弹了一首圣诞快乐歌,第二场把挑战者的乐曲模仿了一遍,最后表演了一场钢琴点烟,把挑战者惊得哑口无言。1900本无意与爵士乐发明者争个高下,输赢他并不在意,但是挑战者急功近利的心态令他厌恶,以至于事后1900只说了一句“去他的爵士”。

世俗的这些东西不足以困扰1900,在头等舱弹琴的他好像没有烦恼,把气氛带的松松愉悦,每到深夜,他会到三等舱弹奏自己的乐章,抒发自己没有归宿的孤独感。有一次他在三等舱遇到一个农民,经历悲惨,农民说他听过大海的声音,那声音在呼唤他,“改变生活,重新开始”,这在1900心中埋下了一颗寻找答案的种子。后来他邂逅了农民的女儿,这让他突然想听一听大海的声音,以此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答案。托尼称1900做决定下船的那一天,就像一幅画毫无预兆的,“bang”,突然摔了下来。当1900走到船梯中央的时候,看到无限延伸的繁华光景,突然将帽子扔向天空,转身走回船舱,在这之后,1900沉默了很久,像一幅掉在地上的名画。

在和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说出了他选择回去的原因,“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旅途太长,香水太浓,这音乐我根本无从创作。”

陆地上的农民说人生是无限的,但是1900的理解是,在有限的琴键上能谱出无限的乐曲,他下船时,看不到有限的琴键,有的只是无限延伸的冰冷石林,人生突然茫然无措,难道要像陆地上的人一样不断地去追寻四季如夏的地方?每一棵石林上是否都是维吉尼亚的头等舱?如果1900出生在陆地,还能不能演奏出那样惊天绝世的曲子?顺着农民的话说,就是,他做不到,改变生活,变成追名逐利之人。

夺命钢琴剧情解析?

约翰·库萨克在预告片结尾短暂亮相,他正是那位隐藏在黑暗中,威胁钢琴家生命安全的凶手,库萨克与伊利亚·伍德之间也有一场精彩的演技角力。故事主人公是由伊利亚·伍德饰演的钢琴演奏家,他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天才演奏家。五年前,他出了一次严重的舞台事故,之后便隐退了。

故事发生的那一天,他为了纪念去世的恩师而再次登上舞台,旁人安慰的话语并无法减轻他内心紧张的情绪。他担心在舞台上会再有意外发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英语50词?

1《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值得一看。2该片通过一个音乐家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展现了爱、友情和承诺的重要性,同时也呈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3这部电影不仅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它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要珍惜当下,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要关注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