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入门正文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三首曲式分析(d大调奏鸣曲斯卡拉蒂曲式分析?)

admin 钢琴入门 2023-06-15 20:00:16 0

第27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分析?

第二乐章,不太快地,充分歌唱似的,E大调,4/4拍,回旋奏鸣曲式。主要主题部分是三段体,旋律极为抒情。经过强柔力度繁忙交替的短暂的经过部,副主题,在B大调上出现。

主要主题再现后,进入展开部,首先发展主要主题的最后部分,然后是副主题后面的一段乐思。

主要主题第三次出现后,副主题在E大调上再现,\n最后出现变化了的主要主题,并将它发展而变成尾奏,乐曲幽静的结束。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第三乐章c小调,4/4拍,快板的回旋奏鸣曲式。这个乐章的主题与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有些相似之处。它运用了大量的连线,弹奏时在各乐句乐段的结束处要适时地提起手腕,这样既能表现出乐句乐段的结束又能让手臂适时得到休息。第1小节??——17小节是整个乐章的主部主题,弹奏时右手的主旋律该连的要连接好,切分音重音要突出;双手的节奏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装饰音要弹得轻巧些,表达出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18小节——61小节为第一间插部。弹奏第19小节——20小节、第23小节——24小节时手腕要跟着转起来,弹得轻巧连贯些。从第33小节开始,突强音在左右手交替,双手要连接好,让人感觉到作曲家不稳定的心态。第37小节——61小节是这个间插部的扩充,结束在c小调的属七和弦上。第62小节——78小节是主部主题的完全再现,随后转入幽静而柔和的第二个间插部主题。第98小节——106小节,左右手的音阶断音伴奏,增加了动力效果,把乐曲推向了高潮。第121小节——170小节是主部主题和第一间插部的变化再现。第129小节——132小节的主旋律换到左手声部低音,具有男性的浑厚特点。从第134小节开始乐曲转为C大调。第171小节——182小节是主部主题的第三次再现,第183小节开始是第一间插部的缩短变化再现,也是乐曲的尾声。它渐渐地带有激动的成份,充满斗争的力量,是音乐的另一个高潮。第189小节——192小节右手的第一、三拍重音和左手的第二、四拍要突出,形成对比。第193小节——198小节是贝多芬作品结束前常有的写作方法,它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上的sf要弹得很鲜明、果断,表现出贝多芬决定以不停息的精神去斗争的决心。乐曲的第203——206小节转到降A大调上,仿佛是在思考人们应该怎样去面对苦难,面对深渊。最后,乐曲结束在c小调上,它用坚定有力的主和弦给了自己一个肯定的、充满信心的回答。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三首曲式分析(d大调奏鸣曲斯卡拉蒂曲式分析?)

我的毕业论文。仅供参考。或者我有写得不对的地方。欢迎讨论。

贝多芬奏鸣曲第3首是什么?

贝多芬奏鸣曲第3首是:英雄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

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贝多芬第六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分析?

这首奏鸣曲没有徐缓乐章,而代之以具有动感的小快板乐章,中间部的主题是明显的诙谐曲式的性格,与第一乐章放在一起,形成了光明与昏暗,愉快与悲哀,信息与犹豫之间的强烈感情对比。

d大调奏鸣曲斯卡拉蒂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急板(Presto),D大调,2/2拍,奏鸣曲式。在结构上比以往的乐曲更有紧凑感觉。此乐章华丽灿烂而且明确有力、快速、内容丰富。

第二乐章凄凉的缓板(Largoemesto),d小调,6/8拍,奏鸣曲式。这是在整个乐曲中最有紧张感的乐章,是一首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所有作品中,表现最深刻的作品。此外这也是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的独立乐章中,最后一次使用最缓板。

第三乐章快板的小步舞曲(Menuetto,Allegro),D大调,3/4拍,三部曲式。由前一乐章阴郁的气氛一变而成为明朗的小步舞曲。像这类色彩的突变是贝多芬的特色之一。小步舞曲的主题是极为柔和的。

第四乐章快板(Allegro),D大调,回旋曲式。其主题有发问的动机之感觉,据辛德勒说,贝多芬是用此动机来表现他的忧郁,并借以问自己:“这一下,你还忧郁不忧郁”。这个“忧郁”的动机不断发展,在尾奏中仍非常活跃,最后趋于平静地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