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知识正文

关于天才钢琴儿童luis的信息

admin 钢琴知识 2023-05-06 18:54:32 0

钢琴天才比赛失误,殊不知她是扮猪吃老虎是什么电视剧

钢琴天才比赛失误,殊不知她是扮猪吃老虎是电视剧《翻乐谱的男孩》。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资料显示,《翻乐谱的男孩》讲述了在各种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天才钢琴少女尹侑瑟,发生了意外事故后,她的人生开始了180度转变,与至亲郑车植和命运般的对手真木开始了新的人生,在比赛中过关斩将成就钢琴大师的故事。

俄罗斯钢琴天才kissin

卡拉扬的「钦点」对纪辛音乐事业的帮助,如同给老虎加上一对翅膀般,1987年柏林音乐节首演、1992年赢得葛莱美奖,没有参加大赛得过大奖的纪辛凭藉著优异的资赋平步青云。

天才总是让世人惊艳他横溢的才气,让我们毫无保留地赞美他的表现,但当年岁增长浑然天成异秉竟成为沈重的负担,要从天才步上大师之路,他们必须付出加倍的代价。

前所未有的钢琴天才

1971年10月10日出生於莫斯科的钢琴家纪辛(Evgeny Kissin),正是一位钢琴天才!他两岁开始弹钢琴,1981年(六岁)开始到苏联专责资赋优异儿童的机构上课,同样在那一年纪辛在莫斯科举行首次协奏曲演出,隔一年又举行独奏会。这样的神童,能不称他为天才吗?

纪辛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俄罗斯的钢琴家,家中有位大他十岁半同时也学钢琴的姊姊,原本母亲要纪辛跟父亲一样当个工程师,没想到上帝却替他选择了人生的道路。在钢琴上的表现超乎一般儿童的纪辛,被「选上」送入Gnessin机构中,与专研资赋优异儿童教育的Anna Pavlovna Kantor学琴,Kantor女士就成为纪辛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位。Kantor在纪辛成名之后依然扮演他演奏事业上重要的谘询者,她跟著纪辛巡回、参与乐团采排、并建议他钢琴音量与乐团的平衡度。

当年纪辛学琴时,对一般儿童来说最困难的技巧,对他而言几乎从来不成问题,如何培养耐力长时间久坐在钢琴上,才是困难之处,毕竟小孩子的耐力不能与大人相比。在俄罗斯钢琴学派系统化的教育下,练琴让纪辛的童年时光与一般小孩大异其趣,失去不少欢乐岁月。虽然目前他们一家人定居纽约,已成年的纪辛仍然与家人同住,延续著俄罗斯重家庭的传统。我们现在可以听到他在俄国境内的录音出自Melodiya「俄罗斯钢琴学派」第十集,1984/86在莫斯科音乐院的现场录音,当时他才十三、十五岁,是被俄国人捧在手掌心的钢琴天才,其中第二十六轨还收录纪辛自己创作的两创意曲。这张录音无疑是纪辛未踏出西方世界前的历史记录。

与卡拉扬的缘份

十二岁的纪辛已经有在同一个晚上演奏萧邦的两首协奏曲的记录,合作者是史毕瓦可夫与USSR国立交响,地点是莫斯科音乐院。这一场演出可以说是他音乐事业的起飞点,之后他便应邀前往到美国、德国演出,1985/86年更到东欧演出。之后,到德国Gohre博士的家里作私人演出,当晚他与Gerhard Oppitz合作舒伯特《钢琴二重奏幻想曲》的视谱演出,演出的录音带被寄给了卡拉扬,纪辛因此被这位指挥帝王邀请到萨尔兹堡演出。面对如此荣耀,他的老师Anna Pavlovna Kantor开始担心,她担心纪辛的准备不够,试图说服他还不应过早在卡拉扬面前曝光,但纪辛显得信心十足、从容赴会。见了卡拉扬之后,纪辛弹奏了萧邦的《幻想曲》,以及一些狂想曲之类的作品。卡拉扬要求与他合作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但是很可惜一直到卡拉扬过世他们都没机会过录那首作品。不过,他们却们录了更精彩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当时纪辛才十七岁,但是辉煌的录音事业就此开始,西方世界开始惊讶於这颗新星的万丈光芒。卡拉扬的「钦点」对纪辛音乐事业的帮助,如同给老虎加上一对翅膀般,1987年柏林音乐节首演、1992年赢得葛莱美奖,没有参加大赛得过大奖的纪辛凭藉著优异的资赋平步青云。他的崛起可以说是一段活著的传奇,几乎没有一位钢琴家像他如此年轻就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名气。1989年卡拉扬死后的纪念音乐会上,纪辛弹奏当年第一次与他见面时相同的曲目,缅怀这位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此后,纪辛与同样被卡拉扬捧红的小提琴家慕特、竖笛家梅耶一样,必须以自己的实力找出路。

俄罗斯钢琴学派

身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一员,纪辛自然对前辈们有许多想法,他认为自Felix Blumendeld以降,到Maria Tudina、Heinrich Neuhaus等人,俄国钢琴家的情感相当丰富,俄罗斯有很好的萧邦传统。德国钢琴家较重乐曲结构,俄国钢琴家则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强调右手的力度,从安东鲁宾斯坦以降都是如此。

另外在共产制度下,资优生的挑选以及严格的教学方法、音色训练都是西方社会无法达成的。虽然当前政治制度瓦解,但音乐体系的传统依然维系著。相对西方松散的教育体系,老师不允许苛责批评学生,俄国钢琴界面临的问题是人才(师资、演奏者)的出走。

再谈到李希特、吉利尔斯等知名前辈的影响,纪辛亲自见过李希特三次,第一次是在音乐会中场,他询问其喜欢的作曲家为何?并得到「巴哈、萧邦」的答案。之后李希特送给他萧邦、舒曼以及当代作曲家巴尔托克、兴德密特的乐谱。纪辛相当称许李希特每天全心投入钢琴弹奏八、九小时,既不教琴、也不指挥的态度。他特别喜欢李希特弹的海顿、贝多芬、拉赫曼尼诺夫、普罗高飞夫。的确,纪辛的学习过程类似李希特,怪才李希特一直到二十四岁才与Heinrich Neuhaus正式学琴。早期纪辛在RCA录过海顿、莫札特的钢琴协奏曲,您或许可拿来与李希特相比一番。其实,他自认擅长的作品仍旧以浪漫作品为多,他的萧邦曾被李希特公开赞扬。难怪纪辛在卡内基音乐厅弹奏的两集萧邦作品(已经推出合辑),以及拉赫曼尼诺夫《第二、三号钢琴协奏曲》散发出一股魔力。

大师俨然成形

纪辛并不避讳谈其他钢琴家,说道最喜欢的,已过世的有:拉赫曼尼诺夫、鲁彬斯坦、李帕第、许纳贝尔、季雪金等人,仍活著的则有:齐玛曼、鲁普、布兰德尔、古尔达、阿格丽希。基於深厚的友谊,纪辛曾不只一次想与史毕瓦可夫、麦斯基、贝许梅等杰出的俄罗斯音乐家合作室内乐,可惜大伙都是大忙人,想要找到时间练习、录音并不是件易事。

曲目的广度不足一直是纪辛为人诟病之处,但是从他近年来的新录音可以看出他逐步拓展中,1996年他发行舒曼《幻想曲》、李斯特《超技练习曲》,1998年则发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法朗克《前奏、圣咏、赋格》,以及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其实以他的年纪的优势来论(纪辛今年28岁),他有很充裕的时间来慢慢琢磨准备。自认为幸运不必参加大赛的煎熬即可成名的他,未来要克服的问题其实也不轻松,年龄与技巧都已不再是纪辛的优势,音乐深度与内涵才是关键所在,唯有褪去天才的外壳,才有迈向大师之路的能量与动力,而纪辛正在这条路上迈进。

17岁孤独症少年舒海峰苦练钢琴屡获奖,为啥自闭症天才都会弹钢琴?

深圳17岁自闭少年,因为苦练钢琴13年,而且获得过很多次的大奖。这个视频也是在网络上传播之后,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而根据采访了解,这名少年叫舒海峰,他是深圳比较有名气的一位钢琴演奏者。他在三岁的时候就确诊是有高功能孤独症的,所以也是三级精神残疾。尤其在注意力缺陷和手部神经发育方面,是有障碍的。

他在4岁就开始练钢琴,也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所以在钢琴领域也是取得了很多荣誉。在12岁的时候就通过了钢琴的十级考核,而且在2019年和2020年,都在深圳和珠海举办了他的个人演奏会。舒海峰其实对于自己练琴的一些经历,也进行了回忆,他其实在这些年对于自身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平常会学习文化课,还要完成作业,每天都会坚持练琴。

每天都要练4到6小时,一年365天,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生病都没有间断过。他也是被评为了新时代好青年,对于舒海峰来说,他非常的喜欢在舞台上和聚光灯下的那种感觉,也对于别人的掌声非常的喜欢。他的这个疾病是需要终身进行干预的,而且几乎是不能治愈的。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自闭症的人,在音乐方面都是非常有天赋的,并且大部分都是会弹钢琴的。

因为有相关的研究发现,很多自闭症的孩子接触了音乐。并且对于音乐的感知和触动能够接受的话,就能够对于这个病症有所改善。可能是沟通,可能是语言方面,也可能是控制情绪方面。而很多自闭症孩子非常的喜欢钢琴,其实也是因为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刺激的。而且对于很多自闭症孩子语言功能比较差的话,对于音乐干预也是很喜欢和能够接受的。

钢琴家肖邦是怎么死的?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Chopin,Frederic Francois(原Fryderyk Franciszek) 肖邦,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1810--1849) 作曲家。父为居住在波兰的法国人,母为波兰人。肖邦出生于华沙附近的热拉左瓦-沃拉。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师从阿达尔贝·瑞夫尼。七岁时创作第一首波洛奈兹舞曲(g小调),八岁时登台公演。其父为法浯教师,在华沙担任多种职务,他坚持肖邦除受音乐教育外必须同时受普通教育。十岁时,歌唱家卡塔拉尼为肖邦的演奏所感动,赠送给他一只怀表。十五岁时肖邦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演奏,沙皇赠他钻戒一枚。十六岁入华沙音乐学院,从约瑟夫·埃尔斯纳学习作曲。波兰民间音乐、意大利歌剧的美声线条和胡梅尔的风格,都正在对他产生影响。1829年他创作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通常称为第二协奏曲,虽然实际上它在作为第一协奏曲出版的e小调之前写成)。同年在维也纳举行两场音乐会,访问了德累斯顿和布拉格,回国后向歌唱家康斯坦契娅·格拉德科夫斯卡表白了爱情。但翌年在华沙演奏了他的两首协奏曲后,就离开了被俄国古领的波兰,于1831年定居巴黎,开始授课并举行音乐会演出。他与李斯特、门德尔松、柏辽兹和贝利尼结识,1837年开始与女作家乔治·桑交往。当时刚刚废除了他与马利亚·沃德津斯卡的秘密婚约。1838至1839年冬与乔冶·桑同居在玛略尔卡岛上,但恶劣的气候及筒陋的生活条件影响了他的健康,此后他的结核病不断恶化。1840至1847年仍和乔治·桑共同生活在巴黎和她在诺安的别墅中。比他大六岁的乔治·桑悉心照料他,有助于焕发他的才华。许多最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二十四首前奏曲》、《降b小调奏鸣曲》和《b小调奏鸣曲》、《f小调幻想曲》,都是在他们结合的时期写成的。他们的关系破裂(乔治·桑的两个孩子挑起了争吵)后,肖邦的灵感和健康日益衰退,但仍继续教课并举行私人音乐会。1848年,虽然病情严重,他仍访问了英国和苏格兰。他的学生简·斯特林把肖邦带到她姐夫托菲肯勋爵的乡村别墅内休养,并送给他当时迫切需要的一万五千法郎。在伦敦,他为维多利亚女王演奏,但英国的社交生活使他精疲力竭。翌年死于巴黎。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部是钢琴曲。他从菲尔德和胡默尔的作品中学到一些东西,对巴赫作品的学习也使他获益匪浅,但当时的主要作曲家对他几乎没有影响。他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富于个性的键盘写作艺术,其优点为钢琴音色纤细,应用旋律装饰来丰富和声织体。他精通言近指远的喻意手法,他所开拓的和声境界远远超过当时的传统界限。其它影响有的来自波兰民间音乐,在《玛祖卡舞曲》中特别明显;往往要求高度辉煌技巧的旋律风格则源自意大利歌剧。但肖邦谨慎地指出,他的玛祖卡“不是供跳舞”用的,事实上它们也是他的最有个性的作品,犹如私人的记事录,记下了一生事业中听作的和声和节奏试验,所探索的最为精致和变化多端的钢琴音色,也记下了他的全部情绪变化。最早一首《玛祖卡舞曲》是在1830年离开故乡之前写的;最后一首(f小调)感情强烈的吉光片羽,是他一生所写的最后一曲。肖邦使钢琴上的《玛祖卡舞曲》成为他所独有的形式;他所作的叙事曲(共四首,受密茨凯维奇的诗歌的概括的启发而写)和键盘谐谑曲也是如此,他使谐谑曲具有与贝多芬谐谑曲大异其趣的尖刻嘲讽的性质。他的《二十四首前奏曲》,每首用一个不同的调,是肖邦对巴赫艺术的创造性贡献。肖邦认识到他的天才的用武之地主要在于比例完美的钢琴小曲,他在这类作品中注入了丰富而又强烈的诗意,但在奏鸣曲中也表明他有驾驭大型作品,不致使材料松散的能力。迂腐的学究也许会有争议,说它们不是“严格的”奏鸣曲(虽然每部奏鸣曲都遵守由几个乐章构成的传统形式),但是人们不会希望这些奏鸣曲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因为它们的结构别有一种使人感到惬意的逻辑性。他的协奏曲(往往被人们低估)也是如此,某些评论者认为他的配器不甚高明,其实远非如此。他的配器手法总是灵活而敏感的。有时甚至富于积极的独创性(如大管的应用)。他的演奏在细腻及紧张度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把他的同时代人感到谱上难以理解的经过句弹奏得出神入化。 肖邦的主要作品有: (1)钢琴与乐队曲:协奏曲两部;《流畅的行板和波洛奈兹舞曲》;《波兰歌曲幻想曲》;《科拉克维亚克回旋曲》;《把手伸给我》主题变奏曲。 (2)钢琴独奏曲:叙事曲四首;苏格兰舞曲三首;练习曲二十七首;即兴曲三首;玛祖卡舞曲五十一首;夜曲十九首;波洛奈兹舞曲十二首;前奏曲二十五首;谐谑曲四首;奏鸣曲三首;圆舞曲十七首;船歌;摇篮曲;f调幻想曲;幻想即兴曲。 (3)室内乐曲:钢琴三重奏;大提琴奏鸣曲;大提琴与钢琴《引子和波洛奈兹舞曲》。 (4)歌曲:波兰歌曲十七首。 【摘自《外国音乐辞典》】 肖邦Chopin,Frederic(1810.3.1~1849.10.17) 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其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且多为小型乐曲,但卓越的想象力及精湛的技巧使他成为世界最伟大的音乐诗人之一。他的音乐灵感源于自己和波兰的悲剧性的经历,旋律独具个性,表达了内心深处不仅仅是伤感的感情。其作品虽有浪漫主义的本质,但有古典的纯真和分寸,丝毫没有浪漫主义的表现癖好。生性体弱敏感,幽默而又善于模仿、讽刺。其父系法裔法语教师。全家都酷爱艺术,在襁褓中便对母亲和姐姐的钢琴声有奇特反应,并深受民间音乐熏陶,6岁时即能在琴上弹奏听到的曲调,7岁起随音乐家瑞夫尼学琴五年。8岁首次在慈善音乐会公演,次年敢于在著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卡塔拉尼前演奏,3年后又为出席波兰议会开幕式的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即兴演奏。作为“天才儿童”,他不但会弹琴,还会作曲,7岁时作《g小调波洛涅兹舞曲》并公开出版,康斯坦丁大公将其一首进行曲用于阅兵式上。随后又作了一些波洛涅兹、马祖卡、变奏曲、苏格兰舞曲、回旋曲等。曾师事作曲家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数年,16岁入其领导的当时新建的华沙音乐学院。1829年为扩展音乐视野首赴维也纳,应当地出版商、钢琴制造商和贵族之请于8月间公演两场,获很大成功。1830年3月在华沙作成年后的正式首演,弹奏所作《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当年11月再离波兰,车行至华沙郊外埃尔斯纳令停车,让精选的一个合唱团演唱了他为爱情专作的一首告别合唱曲为他送行,似已预示波兰将永远不能再见其游子归来。到达维也纳后,种种情况令人失望,时又值波兰发生起义,奋起抵抗俄国侵略军,他为之十分激动不安,但家人不愿他回波参战,于是决定去巴黎寻求更理想的环境。在等待护照签证期间作了《b小调谐谑曲》、《革命练习曲》等一些富于激情的乐曲,同时还为一些爱国诗词谱曲。后行至德国斯图加特,听到华沙被俄军攻陷的消息,悲痛欲绝,几至不能自拔。1831年9月抵巴黎,为该地极端的“豪华与肮脏、美德与罪恶”而感叹不已。通过一位维也纳朋友的介绍结识了那里的波兰流亡者及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李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等人。与此同时,在德国的舒曼极度推崇他,称他为新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但他过分纤细的演奏未能在大音乐会中获得所有人的赞赏,只是在沙龙里很受欢迎。这个时期作品有两集《练习曲》、《e小调叙事曲》、《幻想即兴曲》和一些受强烈民族感情激发而作的马祖卡与波洛涅兹舞曲等。1836年结识放荡不羁的女作家乔治·桑,并于1838年秋私奔至马略卡岛,开始了他们十年的同居生活,至1848年终因意见不和而分手。这段时间里写了《24首前奏曲》、戏剧性的《升c小调谐谑曲》、悲壮的《c小调波洛涅兹舞曲》、《f小调幻想曲》、《船歌》、《波洛涅兹幻想曲》、《f小调叙事曲》及《b小调奏鸣曲》等。与桑决裂后精神沮丧,再加上巴黎革命烈火又起,在此情况下接受了其苏格兰女学生斯特林之邀首途访英及苏格兰,由于体弱多病,思乡心切,在英期间全无创作,仅为波兰难民演奏一次。1848年11月返回巴黎后,病情恶化,临终前唯求销毁其未完成手稿,以及在葬礼中咏唱莫扎特的《安魂曲》。死后一周年,当其墓地纪念碑揭幕时,人们在他坟上洒了一盒祖国波兰的泥土

天才钢琴家郎朗和吉娜是如何结识的?

郎朗和吉娜应该是在德国柏林认识的,因为当初朗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柏林是自己的福地,不仅长年在柏林演出,甚至还收获了爱情。朗朗第一次见到吉娜之后,便对人家一见钟情了。后来,朗朗便开始展开了追求吉娜的攻势。

吉娜虽说和朗朗之间年龄相差的比较大,但是正所谓爱情没有年龄的限制,所以对于吉娜来说,和朗朗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是她很开心幸福的时刻。而朗朗当初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过吉娜不仅是自己的爱人,更是自己的知己。

因为两人彼此之间的心意相通以及对对方的爱意,才会让两人最后选择走入婚姻的殿堂。其实,在认识朗朗之前,吉娜是不会说中文的,毕竟吉娜是混血儿,一直都在国外生活。而且两人的演艺经历比较相似,虽然吉娜在音乐上的成就没有朗朗高,但是在音乐上也有很高的天赋。

吉娜学会了中文之后,在生活中和朗朗的话想必也会有更多的话题,不仅仅只是对朗朗,同时,还可以和朗朗的家人和朋友们打好关系,这也算是吉娜进入朗朗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朗朗和吉娜的婚姻,网上的网友也是很看好两人的。婚后的两人也是参加了不少的综艺节目,甚至还让粉丝们看到了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处模式。

虽然朗朗每年都很忙,但是不管怎么忙,朗朗都会抽出时间专门陪吉娜,毕竟吉娜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喜欢音乐的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共同话题的。

而朗朗原本是想要在自己四十岁之前结婚的,而朗朗结婚之后,朗朗的父母对吉娜也是非常满意的,毕竟朗朗为父母找到了一个漂亮并且还心意相通的媳妇。

天才钢琴儿童luis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