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知识正文

豆瓣电影钢琴师的简单介绍

admin 钢琴知识 2023-05-08 12:29:22 0

你看懂了豆瓣9.2分的《海上钢琴师》了吗?

(这是我在写的第32篇文章。)

The trouble is that no one would believe a single word of my story.

这是《海上钢琴师》的开头独白,引人入胜。

跟着,美国自由女神出现在轮船前方,船上的移民欢呼,仿佛看到了新希望,同时还有一句对白“有些人的眼睛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他们注定就会看见美国。”

多年看电影的经验告诉我,这两句对白将会统领全片。

然后,男主之一图尼出现,他到乐器店去卖他的旧乐器--演奏小号,店家出价低。

图尼:就算我是一个无名小辈,它也不只值20元美金的。

店家坚持只值几块钱。

图尼:你刚买下了一段音乐史。

开场富有哲学意味的独白,以及幽默而又内涵丰富的对白,让人觉得这应该是值得一看的影片。

图尼舍不得他的小号,临走前要求再使用一次,店家不耐烦地满足了他这个要求,他吹起了小号。店家拿出了一个黑胶片,留声机放出同样一首曲子。

店家问这首曲子的演奏家是谁。

图尼: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个从来不曾在这个世上存在过的钢琴师,也不算撒谎。

由此展开了这个故事。

然后镜头切换到豪华游轮“佛吉尼亚号”上,一个被遗弃在钢琴旁的白人孤儿被轮船上的黑人烧煤工收养了。

(我能问一下吗?:为什么出现在电影电视里的婴儿总是光着身体,只用一条围巾打包,然后露出一只藕胖的手臂?为什么不穿衣服?不怕着凉?这是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吗?)

那年是1900年,烧煤工给他取名为1900。

烧煤工怕1900被带走,一直把他藏在船舱里,对世界来说,他不存在,没有国籍、没有生日、没有家人,官方记录上,他从来没有出生过。

烧煤工因为意外去世,大家在游轮甲板上给烧煤工举行海葬,这时,远处传来声音,1900循声回头,一个阿姨告诉他“那是音乐”。

镜头又切回了乐器店。

图尼说唯一一张母片被毁了,怎么还会有唱片? 店家是从一个二手商人手里买了一架钢琴,钢琴里藏着唱片碎片,他把碎片拼好,然后复刻一张。

于是,图尼找到了因为年久失修而即将被爆破的邮轮佛吉尼亚号。

他回忆起当年他是如何在面试官面前强行炫技而被录取登上佛吉尼亚号,成为一名小号演奏员,回忆起与1900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图尼在海浪的颠簸中满地打滚、呕吐,1900却能走动自如,并且稳坐琴桌前,用音乐治愈图尼的晕船。

烧煤工去世那年,1900八岁,那一年他听到了音乐,并且,无师自通,偷溜到一等舱弹奏起钢琴曲,惊艳了在场的所有客人。

遇到图尼的时候,1900二十七岁,他从未下过船,未曾上过岸,却能写出前所未有的曲子。他天生就是个钢琴神童。

他跟图尼谈起新奥尔良,仿佛去过,却是未曾去过。

看到这里,结合开头的对白,怀疑这可能是个灵异故事。

从图尼的回忆里切换回来,是佛吉尼亚号正要被炸毁,图尼阻止这件事,他坚信船上还有人,有1900。 他坚信所有的人都会下船,但是1900不会。

回到过去。

1900神乎其技的演奏,总能吸引大家环绕周围,图尼笑着问他:你弹着琴键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1900:我昨晚去了美丽的国家。。。。。

1900说他总是在旅行,每次都去不同的地方。

看到这里,我想,这也可能不是个灵异故事,1900可能是个高人,有神游的功夫,以我在网络界的见识,这种功夫在我们的武侠小说、神话小说里没少出现过。

图尼总是劝1900下船上岸。

“你做什么都可以,人们会为你疯狂,你能赚很多钱,买下最好的房子”

“不要像个悠悠球,总是荡来荡去,世界就在你的前面,几步路而已”

“走下去,你就得到一切”

“为什么不试一下?为什么不下船去看一看?”

1900: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觉得陆地上的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想为什么,冬天的时候盼着夏天,夏天来了又害怕冬天再来,人们从不厌倦旅行,总是追寻四季如春的地方。

有天,1900在弹奏,一个老汉不请自来地跟着合奏,他告诉1900,他的田地干了,妻子跟神父跑了,几个孩子痢疾死了,活下来一个女儿,后来他见到了一生中最美丽的东西----大海,他听见了大海的声音,听见大海的呐喊,就这样,他离开了土地,不再做农民,改变了生活。

老汉是因为生活的磨难,改变了生活的方向。而1900因为什么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每次演奏,1900都被要求弹常规曲目,但是他总是抛弃团队,即兴创作。

图尼问他,怎么做到的?

他跟图尼说:

“那个局促不安的上了年纪的胖女人,像是和年轻情人一起杀害了丈夫,卷跑了珠宝。这曲子弹的就是她。”

“那个男的眼睛有点迷蒙,有一个人他无法遗忘,心里充满了回忆却毫无办法。你听听他的曲子。”

“再看那个准备进修道院的妓女。”

“另一个男的看起来浑身不舒服,可能偷穿了别人的衣服,偷溜到头等舱期待艳遇,美国就印在他的眼睛里。他会第一个看到美国”。果然,游轮驶近美国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欢呼起来的。

看到这里,我也明白了。

老汉代表的是那种因为生活变故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的一类人。

而甲板上的看到自由女神出现而狂呼的人们,是被欲望裹挟,在追求名利的路上迷失的绝大多数的我们。

1900从不按乐谱演奏,他能即兴创作,弹奏出眼中所见,脑中所想。

神乎其技。

他不下船,但是他在电话簿上盲点一个号码,然后骚扰过去,想跟别人聊天,哪怕聊天气。

他在想什么?想通过这样的方法了解这个世界吗?

他从不上岸,但是岸上有他的传说。他能把十种爵士乐糅在一起弹。

于是,爵士乐的发明者杰利亲自来挑战他。

杰利是一个恃才傲物、俯视众生的形象。 但我觉得不讨厌,因为电影这种表现手法过于夸张了,让人出戏。正常人多少会顾及点礼数,不会这么名目张大地公开对别人的蔑视吧。

杰利说他反正买得起去欧洲的船票,买得起整艘船。就是顺路就来挑战一下的意思。 杰利在船边摆POSE,让记者拍下他嘚瑟的模样的时候,1900正在船上看着这一幕。

图尼问1900:怕吗?

1900不解:为什么要决斗?决斗了又能怎么样?

杰利出现在船舱的时候,1900正好在演奏。

杰利霸气地跟1900说:我认为你坐了我的位置,你让开。

好讨厌的人设。

杰利率先弹了第一首挑战曲。

这时有旁白,我不知道是否1900的内心独白。1900有看透人的本领,可能他是从琴声中读出了杰利的人生。但是,1900又似乎不是完全的脱俗,他会电话骚扰他人。

也许,他是在船上的人来人往中听过杰利的故事,这些事情中也许包括他跟图尼第一次见面提到的新奥尔良。

旁白说杰利不是在弹琴,而是在轻抚音符,他原在新奥尔良一个风月场里弹奏,哪里的人们想趁机做一些风月之事,杰利就得顺势弹一些与之相配的歌曲。

可见杰利确实有很高的音乐技巧的,但是出身、经历决定了他精神境界低吧。

1900弹了一首圣诞平安歌作为回应。

观众觉得1900疯了,这首歌不能拿来比赛。

杰利似乎听流泪了。 这里,我没看懂。杰利有流泪吗?他为什么流泪?

我想1900是为碰到了一个音乐界高手而发自内心的高兴,音乐是他与人交流的方式,弹奏平安夜表示他的高兴,是对音乐朋友的惺惺相惜吧。

他根本就不打算比赛,他弹琴只是因为开心,想弹。

杰利弹第二首曲子的时候,1900听哭了,他被杰利的演奏感动了。这个回合,他弹了跟杰利一模一样的曲子。

观众表示反对,觉得这样不是比赛。图尼也问他是不是疯了,说他明明一只手就能赢,还说自己跟其他小伙伴打赌1900会赢,输了要多挖200年的煤。

可1900说,他也想赌,赌杰利赢。当时,他开心得像个小孩,可能以为自己找到了知音吧,他根本不在乎输赢。

观众看不出1900的实力,杰利可是专业的,杰利或许看出就在刚才,1900过目不忘地复制了一首此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

杰利豁出去了,弹了一首炫技曲,观众沸腾了。

1900愤怒了,他找到知音的梦想破灭了,杰利一切都是为了赢,是个精致的功利者。

1900管图尼要了一根烟,然后瞪着杰利说“你自找的,混蛋”。

然后,仿佛四手联弹,八手联弹,1900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出了所有的能量,满头滴汗,玻璃杯都被琴声震碎了。

而1900放在琴面上的那根我一开始觉得不知所谓的香烟,此刻派上了用场,1900把烟靠近琴弦,烟被点燃了。

1900在大家的目瞪口呆中把点着的烟递给图尼:You smoke it, I don’t know how.

(我想知道:弹热的琴弦把烟点着,这科学吗?)

目光、掌声、赞美,随手可得。

杰利灰溜溜地走了,1900看着他走下船梯,说:去他的爵士乐。

八岁那年,他偷溜到一等舱展现他的天赋异禀的之前那一刻,船长说他不能到一等舱去,他也说“去他的一等舱”。

他不是个会被规则束缚的人。

1900要录制唱片,窗外,出现了那个他心仪的女子--栢多安小姐,他心生欢喜,一如既往地即兴创作,给他录制的人十分高兴“这是天籁之音,不必下船,有了它什么都有,发行几百万张唱片”。

可是,他把唱片撕碎了。

然而,他对栢多安小姐念念不忘,他录了一张唱片要去送给她,而从她跟旁人的对话中,他知道了她是手风琴老汉的女儿,因为她说爸爸告诉过她曾听见大海的声音。

因为旁人的打断,唱片没有送出去。

栢多安要下船的时候,他终于跟她打了招呼,告诉她,他曾与她爸爸合奏一曲,可是她被拥挤的人群推着向前,而他勇气不足,唱片依旧没送出去。

他不善言辞,但是寥寥数语,栢多安读懂了1900与她爸爸及她三人之间的默契,她给了她一个友好的吻,并且告诉他自己住在莫特街27号,说可以去找她。

然后,1900跟图尼说,从热内亚到纽约只要三天,到纽约他就下船去看大海。他说在船上听不见大海的声音,大海的呐喊会告诉你生活是无边的,陆地上的生活可能会让自己变得正常,跟其他人一样。

手风琴老汉和他的女儿让1900产生了换一种活法的想法。

图尼很高兴,说1900是想去找栢多安小姐,图尼说会带红酒去探望他,并设想了1900的生活:会有房子,生几个孩子,1900会带图尼参观院子,1900的妻子会给他们烤火鸡,然后图尼会称赞她的厨艺。

这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追求的幸福生活。是值得尝试的生活。

1900下船的那一天来了。

图尼很不舍,彼此其实都觉得再也不会相见了。

一步两步三步,1900柃着行李箱走下船梯。

船上为他送行的人中,有人跟他喊:替我给百老汇问好。

所有人都相信,以他高超的演奏水平,走出佛吉尼亚号,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他会名利双收,惊艳世界。

可是,1900走到船梯的中间,停下了脚步。他望着前方的建筑物,突然,把帽子扔进海里,然后毫不犹豫的转身,回到了船上。

扔掉的帽子是代表他一段心理历程的结束?

象征着对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的放弃?

是他更坚定了内心的选择?

之后,他很长时间不跟人说话,一个人呆着过了很多天。也许,即使他知道内心的方向,并作出了更适合的选择,仍然会有伤心失落吧。因为,选择了一种,常常也表示失去了另一种。

然后,有一天他跟图尼说“real shame,现在好多了,不再想那件事了。”

又像过去的时光那样,快乐地弹琴。

但是,图尼离开了佛吉尼亚号,不会有人像1900那样一辈子不上岸。图尼再回来就是要在邮轮要被炸毁报废之前,把1900劝下船。

但是1900拒绝了。

他说他知道钢琴键盘的起点和终点,反正就88个琴键,是有限可知的东西,他可以用有限的琴键弹奏无限的音乐。

而下了船的世界是个无限的琴键,是上帝的钢琴,无法演奏。

在船上,每次身边来去就只有2000人。而外面的世界,光街道就几千条,无法选择,整个世界是个重担,让人恐惧和奔溃。

他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看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对这个世界来说他不曾存在。

他选择跟邮轮一起毁灭。

他是纯粹的,所以他弹奏的音乐能让人怦然心动,别人趋之若鹜的成就,他随手可得,却弃之如履。

他代表的应该是我们身边稀缺的那些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且十分笃定地走下去的人,不为环境所左右,不为外人所绑架。

然而,他最后选择随船毁灭。

他只敢在一艘船上对抗规则? 他是懦弱,不敢面对现实生活,还是看透了生死,把死亡当作回家?

还是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局限性?

我并没有看懂这个电影。

我也还有其他的疑问,比如,图尼提到他所在的时间是1933年,那么1900生活的时间就是世界大战期间,这个背景对1900的选择有没影响呢?

写了太多了,我要结束今天的这篇日更文章了。

文中的一些对白,不是完全抄电影的,因为我就今天中午看一遍电影写的这个文章,记不准那么多对白。

这是豆瓣9.2分的电影,我是因为这个评分跑去电影院看的, 让人看懂又看不懂的电影,的确是值得一看的受欢迎的高分电影。

1900撕碎的唱片扔进了垃圾桶,图尼捡起来藏在钢琴里。

豆瓣电影Top250之58《海上钢琴师》

- 00 -

一部好的影片经常会让人在体验一种别样人生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启迪。而一部烂片除了浪费了人生的宝贵时间外别无益处,而在浩瀚如海的影视作品中如何甄别片子的好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豆瓣电影排名前250的影片虽然不能说每一部都能称作经典,但如果想用最短的时间通过看电影这种娱乐获得最大的收获的话,这个大众推荐的榜单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喜欢看电影喜欢思考的朋友们可以跟着叶儿一起来观影打卡,共同体验250种不同的精彩人生!欢迎关注 《豆瓣电影Top250专辑》 。今天叶儿看的影片是豆瓣排名第58的《海上钢琴师》(2020年榜单)。

- 01 -

经典影片和商业影片最大的区别就是,商业影片看完就忘,回忆起来只是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片段。而经典影片则会在看过若干年后再次忆起,仍旧会有荡气回肠的深刻感悟。《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其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可以媲美《肖申克的救赎》。这两部上世纪就是年代的影片拿到今天来看,仍旧丝毫没有过时的感觉。因为,从古至今,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地进步改变,人性,归根结底是没有改变的。

- 02 -

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带给我们的是对人生永不放弃的希望的话,那《海上钢琴师》则更多的是对于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精彩成功人生的探讨。两部片子放在一起看的话,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肖》片描述的是一个被冤入狱的囚犯如何用几十年的时间和耐心将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成功越狱,获得新生的故事。而《海》片则是主人公从一出生就没有离开过一条船上的故事——

这条船,船上的钢琴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不但放弃了下船融入世俗世界获取名利的机会,甚至于最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与这条船和他的整个世界同归于尽——

一个是从禁锢中逃出,一个是不肯从禁锢中逃出,俩个故事都同样精彩,都同样带给我们对人生的启迪。

- 03 -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肖申克的救赎》一片的希望的主题更容易让人理解。而《海上钢琴师》则有些晦涩难懂。不少人看完影片之后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主人公1900满腹才华,可以去世俗的世界名利双收,但是最终他却选择了放弃。其实,这也是这部影片之所以在世界影坛名垂青史的原因所在。我想,如果1900选择了下船,做出了和芸芸大众一样的选择,那么,这部影片就不值得在观后给大家带来深刻的思索和探讨了。

- 04 -

在船上,主人公也遇到了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情——

在影片最后,主人公提着皮箱,犹豫良久,但是还是没有选择下船时,

说了这样一番话:“这些城市,什么都有,你唯一看不见的是它的尽头。阻止我的脚步的 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 而是我无法看见的东西,在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根本没有尽头,我看不见得试着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就拿一台钢琴来说,琴键有始有终,你知道它有88个键,没有其他可能。琴键有限,你确实无限的。“

言下之意,在船上,在他的只有88个琴键的钢琴面前,是他能把控的人生。他懂得如何控制这88个琴键去演奏自己精彩的人生,从而他能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人生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 05 -

而影片中,1900简直将咆哮的海洋,摇摆的轮船,精彩的钢琴旋律诠释的如诗如画,美轮美奂。只恨自己学疏才浅,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去表达自己看到主人公和钢琴浑然一体,随着大自然的韵律弹奏着天籁之音的感受。时隔多年,想到这部片子就会想到这一幕,对导演编剧的想象力,演员的精彩表演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所以,对于1900来说,一生生活在一条船上并不象我们普通人理解的那样是一种禁锢。这是他的世界,他在这世界中游刃有余,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无限的快乐。

- 06 -

而反观我们生活在广博的陆地上的人们。自以为生活在更为精彩,眼花缭乱的世界中,但正因如此,我们许多人迷失在这纷繁复杂,数不清的选择中。随波逐流,反而失去了初心,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反而失去了那份本来并不难获得的快乐。每每想到这一点,就异常的能够体会1900害怕下船,怕从此后失去那份无限快乐的恐惧感。

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获得什么才算是不虚度此生,对得起上帝给赐给我们人类的礼物。房子?车子?票子?名利?很多人的一生都禁锢在这无边无际的欲望当中。你以为你是生活中在广大的世界中,其实你是被禁锢的最多的哪一个。终其一生,被物欲所束缚。终其一生,也不曾体会生命真正的美好和含义。

- 07 -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1900的影子。每个人都有着象他那样一艘船,一架可以弹奏出无限快乐的钢琴。每个人都有着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大,但是自己只有在自己最擅长的这一亩三分地上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例如码字的平台有很多,,知乎,币乎,天涯,各种微信公众号等等,但当时一眼看到创作你的创作这样简短又让人心动的宣传,就认准了这个地方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日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人生心得,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和收获。如果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分散到众多平台当中,肯定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失去自己的初心,从而就会少了许多欢乐。

佳片推荐,欢迎关注 《豆瓣电影Top250专辑》 。

品评豆瓣高分影片《海上钢琴师》

          这部电影是我看完后还想再看一遍的电影之一,在这里,我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表达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同时,也已一个朋友的身份来给大家推荐这部电影。相信我,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以一种回忆兼讲故事的方式来为我们展现这位海上钢琴师的生活态度与选择,通过身边的人对这位海上钢琴师上岸后生活的畅想以及这位钢琴师自己的选择,将一种坚持自己原则以及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智慧表达的恰到好处。

            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幕,在电影刚开始,只见在灰蒙蒙的大海上,漂泊着一艘轮船,随着镜头的慢慢切入,我们看到夹板上的人群,他们没有一点生气,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突然间,镜头切向了船上的某一位,(曾一刹那我以为他就是本剧的钢琴师呢!)

随着他的一句呐喊“American”以及他脸上突然间好似看到希望的表情,这股情绪就好似一种传播速度极快的一种病毒一样,迅速感染了夹板上的每一个人,霎时间,夹板上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大喊“American”,同时,所有人的脸上都好像有种被压抑了好久释放的感觉。我想,也许这是在当时那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压抑的时间太久,艰苦的日子过长,然后将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当时的美国,这个充满梦想与机遇的地方。

              在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幕,就是在这位海上钢琴师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他没有记录,所以在美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他是“不存在的”。为了躲避美国的警察,钢琴师的童年都是在船舱的最低部度过的,而船上的每一个人,都习惯了他的存在,渐而都感觉离开他好似会缺点什么东西。也许是因为在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希望从1990(钢琴师的名字中有1990,所以人们称呼他1990。)身上得到些许欢乐,也许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再是自己曾经心目中的那样,从1990的身上,或许会看到曾经自己的影子。这样的一种行为,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寄托,是对自己的一种宽慰。

(1990在船舱底部看着大海!)

                在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幕,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调皮,活波的1990到达了上层社会人们活动的场所,就在这时,钢琴的声音深深的吸引住了他,电影中是这样描绘的,1990爬在一个巨大的屏风前,向里面望去,透过嘈杂,虚伪,轻浮的人群,最终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那架钢琴上,眼中透出些许渴望,些许好奇,些许喜爱。

就在这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外面的夹板上,随着某个人的一声大喊,夹板上所有的人再一次的大喊“American”。此处,电影将美国的形象二次升华,使人印象深刻。从而更好的将美国的形象树立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中。

到达美国,美国警方上船搜捕1990,船长是这样说的“为了1990有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有必要将他送到孤儿院。”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船长的出发点也许站在他的角度而言是好的,但是对于这件事的主体1990而言呢?这样的一种结果是他需要的吗?对他真的好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考虑。这样的“为你好”代价真的很大。这件事情以1990躲避完美,没有被搜到而告终,搜捕的过程描写的很详细,主要突出1990躲避的好,与1990在船舱底部躲避看外面的世界以及结尾相呼应。(也许,这里电影是想表达,有种高度,某些人永远不能够理解。)就当人们以为1990自此消失的时候,在某一个夜晚,人们惊讶了,感动了,不能够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及眼睛了。(大家注意叫醒船长的那番对话,自己仔细品味一番。)

(我感觉此处翻译为“去他妈的规定”较好。)

是啊,“去他妈的规定”这句话在当时,有多少人想说而不敢说,不能说啊?

                             

                                                      未完,待续!

豆瓣电影钢琴师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